西湖龙井大全网

竹雕艺术:雕刻的魔力

01-09

竹雕艺术:雕刻的魔力

雕刻艺术在中国非常广泛,我们能看到大部分石窟,例如龙门、云岗、敦煌石窟,都有雕刻艺术。再有就是帝王墓道上的石刻,例如唐代的乾陵、明孝陵、明十三陵、清东陵、西陵,墓道上都有雕刻。

还有一种雕刻是可以把玩的、陈设案头的小件雕刻。

雕刻工艺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古人一开始用于雕刻的主要材料都取自动物或植物,例如骨头、木头、象牙、犀角等。

由于古人缺乏环保意识,所以有很多早期在中国地区可见的珍贵动物,例如犀牛,都逐渐绝种了,象牙来源也日趋减少。

竹文化

竹雕的原材料就是竹子,来源广泛,易于雕刻,价格低廉,所以供人发挥的空间很大。

最早的竹器能够看到比较成形的带有雕工的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竹勺,勺柄上带有很精细的雕工。

竹雕艺术在唐宋史籍中都有很明确的记载,但出土实物并不多。

明中叶以后,竹雕艺术迅速崛起。已知的明代竹刻大家都不仅限于竹雕,包括犀角、象牙和紫檀等材料也能雕刻。

因为中国文人赋予竹子很高尚的品格,例如图案中常见的“竹梅双喜”、“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这些都反映出中国人赋予竹子的优良品格,这种品格第一是清高,第二是坚韧。所以我们把明代竹刻大家称为竹雕大家。

中国的竹文化是一种非常广泛的文化,深入民间,例如清代大画家郑板桥的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他写的“六分半书”被文人称赞为“乱石铺街”,他画的竹子受到推崇,非常有名。

民间还有类似的话:“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这是文人通过观察自然植物后所赋予的一种人格化的品质。竹子是空心的,在汉语中与虚心非常巧合。

在所有雕刻使用材料中,竹子是最便宜最易得到的,文人使用竹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参与、设计,使这样一种普通的材质能够达到非常高的境界,化腐朽为神奇

朱氏三松

历史上的竹刻,首推晚明朱氏祖孙三代。

朱氏祖孙是嘉定人,创立了竹刻的嘉定派。


清代朱小松款竹雕云鹤图笔筒

第一是朱鹤(朱松邻),著名作品是竹雕松鹤笔筒,现藏南京博物馆;朱鹤的儿子朱缨(朱小松),作品有竹雕人物香筒,现藏上海博物馆;孙子朱稚征(朱三松),他的竹雕残荷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根据史书记载,朱氏祖上是新安人,在宋高宗时期迁至华亭(现上海),最后迁至嘉定。

清朝有个人叫王鸣胜,写诗的时候无意中提到一句:“玉人云鬓堆鸦处,斜插朱松邻一枝。”意思是一个女子卷起的头发上斜插了一只发簪。这只发簪是由朱松邻雕刻或者具有朱松邻的风格。

“朱松邻”就代指发簪。

朱三松继承了他祖父和父亲的手艺,竹雕非常有名,但他喜欢用竹根雕,不喜欢用竹节雕。

朱三松雕的都是小件,例如残荷洗、寒山拾得像。

竹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竹干雕,一类是竹根雕。竹根的壁比较厚,可供发挥的余地也多。

朱松邻的竹雕松鹤笔筒,是竹根雕,所以壁厚。

竹根雕不强调竹子的特性和竹子的表现,竹节雕要强调竹子的特性和竹子的表现,这种表现体现在竹子的节上。

竹根雕典型作品有雕白菜、人物、动物;竹节雕最典型作品就是笔筒,大量竹笔筒都是利用竹节雕刻的。

竹子的节与节之间有隔,上下不通气,利用一个隔做底,正好可以做一个笔筒。

笔筒到了明代晚期才出现,笔筒最早的雏形就是从竹子开始,文献可以查到关于笔筒的最早记载出自明代万历年间,是作为竹雕出现。

金陵派濮仲谦

晚明竹刻的嘉定派,朱氏祖孙是大家。与之同时期的还有金陵派,代表人物是濮澄(濮仲谦)。

明代张岱《陶庵梦忆》评价濮仲谦的刻竹:“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濮仲谦刻竹是一种非常简朴的风格,寥寥几刀便可得自然之趣。

他刻竹不以雕琢为奇,不想在竹子上展现什么复杂的手艺,只想显示他的意图。

金元钰《竹人录》记录了明中叶以来有名有姓的刻竹名家。

留青雕

明末有一个竹刻高手叫张希黄,他发明了一种雕刻方法,叫留青雕。

竹子刚被割下来时是青色的,留有一层青皮。雕刻时把不需要的地方轻轻刻去,以青皮部分表现内容,留青雕就是一种极浅的浅浮雕。

清代留青竹雕海水游鱼图臂搁

雕完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青色会变成油黄色。所以我们看到的留青雕不是绿色的,而是黄色的。

文人雅具

金元钰《竹人录》:“今流传人物花鸟笔筒,及行草秘阁,秀媚遒劲,为识者所珍。”当时流行人物花鸟笔筒和行草秘阁,被认识它们的人所珍爱。

“秘阁”就是“臂搁”,一种重要的文房用具。臂搁的形状是竹形瓦面,所以用竹子来做最合适。

一般都是裁一节竹子,纵向一分为三,正好形成一个瓦面。

臂搁能够防止把墨迹蹭脏。

中国字是竖行右行,先在最右边竖写一行,再往左边写。过去古人要求自己悬肘、悬腕,悬空写字。

明朝人的大袖子比较长,写字的时候速度快,有时这行没干透,就要写下一行,很容易蹭脏衣服,或者蹭脏字迹。

在这种情况下,臂搁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可以把它罩在刚写好的那行字上,臂搁是中空的,不会蹭脏字。写一行挪一行,等挪到第二行的时候,第一行的字就干透了。

封氏三杰

清代竹雕大家,比较著名的有嘉定的封氏三杰。封氏是兄弟三人,老大叫封锡爵,老二叫封锡禄,老三叫封锡璋。

当时社会对他们三个人有一个称呼叫“鼎足”鼎有三足,鼎足而立,说明三兄弟手艺都非常好,不分高下。

白菜

宋代人陆佃(diàn)《埤(pí)雅》记载:“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谓之白菜。”说明宋代就称之为白菜了。

古人文献中,春天的白菜不叫白菜,叫“春菜”;秋天的白菜也不叫白菜,叫“秋菘”。

清代的《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了白菜:“白菜汁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渴。”并且说“冬汁尤佳”。

清代康熙封锡爵竹雕白菜笔筒

封锡爵的代表作品是一颗竹根雕的白菜,非常写实。

朱三松雕刻的春菜纹笔筒跟封锡爵雕的白菜完全不同,雕刻的比较深。在雕刻技法中称之为“陷地深刻,阴中阳也”。

竹子是一个平面,往下刻叫阴刻。如果要去掉底子,让纹饰鼓起来,叫阳刻。阴刻的纹饰是陷进去的,陷得非常深,因此又表现出层次,仿佛有阳刻的感觉,所以叫“陷地深刻,阴中阳也”。这是朱三松创造的一种刀法。

古人愿意雕刻白菜,是因为古人认为白菜具备一清二白的品格,从而赋予白菜深厚的文学特性。这种认识影响深远,导致宫廷里曾经用最贵重的材料雕刻白菜。(故宫的翡翠白菜)所以,古人心目中的白菜虽然是平常蔬菜,但品格高尚。

笔所不及,刀刻得之

与封氏兄弟同时期还有名家叫周颢(hào)(周芷岩),晚号髯(rán)痴。

《竹人录》评价他:“以画法施之刻竹,合南北宗为一体,无意不搜,无奇不有。”

据古书记载他:“所刻山水,人无耳目,屋无窗棂,树无细点。”他刻的人物看不清眼睛、耳朵,屋子看不清窗户,树木也不注意细部的表达。他的雕刻不重细节,注重一种整体感受。

古人评价他的雕刻技艺是“神明于规矩之中,变化于规矩之外,由笔所不能到,而刀刻能得之”。就是用笔画不出来的,周芷岩能用刀表现出来。

清代比较有名的竹雕名匠还有潘西凤,郑板桥称他是濮仲谦之后金陵派第一人。

《竹人录》记载庄绶纶:“年四十余不娶,绝无艳治之好。刻竹偏喜为美人写照。”

清代乾隆文竹透雕福寿纹八方盒

竹刻是中国古代一门独有工艺,由于文人的喜爱和使用,将它推向了市场。

文人一开始不是以市场为目的,而是自己欣赏和把玩。但文人是社会的一个标杆,由于文人的推动,就有了社会的追求,从而进入了市场。

在题材上,无论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大多寄托了文人的情怀。

文人讲究意境,所以竹雕的很多意境都跟中国画非常相似。

由于竹雕艺术的成功,深刻地影响到象牙、犀角、紫檀、黄杨这些贵重材料的雕刻,它们都有仿竹器的倾向。

祁门红茶

柳公权书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