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大全网

寿山石工艺:是现代不如古代,还是古代不及现在?

01-07

寿山石工艺:是现代不如古代,还是古代不及现在?

先说一说寿山石雕这一门工艺。寿山石在古代主要是用于治钮,当印章用的。现代人不像古时读书人那样画画写字,自然生疏了,主要还是局限于一些书画圈、收藏圈这一些小众领域。

寿山石雕的大发展,在清代。这一时期,钮雕和篆刻有了极大的进步。清代的皇帝,几乎每个都喜欢用寿山石的印玺。雍正皇帝前前后后用过200多方印玺,其中大概有160方是用寿山石雕刻的。他的儿子乾隆更厉害,光寿山石雕刻的印玺就有600多方。其中最珍贵的是用一块大田黄石镂空成3条石链,每链系一方印玺,分别文曰:“乾隆宸翰”、“惟精惟一”、“乐天”,称“乾隆三链章”,现在收藏在故宫博物院


毫无疑问的是,古代绝大多数的石雕工艺,是陆续被后人超越的,包括雕刻工具、雕刻手法、以及审美内涵等。在现代,我们有更多的石种、材质可供选择,可以表现不同的艺术形式;我们有更加多样、细分的雕刻工具,乃至于有机器辅助,可以让我们刻画的更加细致入微;我们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我们的创作的题材更加丰富。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往往有极少数的作品,不但能历久弥新,而且本身到达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种东西,叫做“经典”。拿寿山石来说,经典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被后人膜拜,其实是他们具有一种“古意”。所谓的古意,并不能简单的理解成粗糙,而是一种审美理解,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古朴”、“古拙”等审美特征。


这种感觉,一方面是由于时空的距离所产生的陌生感,一方面则是因为古人对于一些形象的创作,往往是根据想象力而来的,没有那么写实,而且代入了许多拟人的手法,使作品的往往具有一种神秘感。经典作品往往注重抽象的表达,从而留下了赏玩的空间,呈现出一种古朴的审美韵味。

鸡公碗

玉手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