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大全网

唐宋人物画的辉煌变迁:从焕烂求备到富丽精工

06-28

唐宋人物画的辉煌变迁:从焕烂求备到富丽精工

一、何为人物画?

人物画作为中国画中传统画科之一,是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同时也是中国画科中最早独立的。能比较全面和充分的反映现实及特定时期的政治、哲学、宗教及道德等社会意识,极富认识价值与教育意义。

人物画

我国在战国时期即有一大批以历史、现实或神话人物等为题材的作品涌现,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帛画《人物龙凤图》与《人物驭龙图》就是已知最早的独幅人物画作品。而到了魏晋时期,由于思想的解放、佛教的传入、及玄学的盛行,使得宗教画尤为兴盛。

《人物驭龙图》

东晋画家顾恺之成功创造了“密体”,并结合自身实践提出“迁想妙得”、“以形写神”,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力求刻画人物个性,达到“形神兼备”的第一批人物画家。这也为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旋即而至的唐代拥有开阔辉煌的时代背景,宋代则有雄厚的皇家支持,使得人物画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创作空前繁荣,出现了大批杰出的画家与作品。然而,这种辉煌没能持久,元以后文人画占据画坛的主要地位后,人物画便渐趋衰败,到晚清时已至岌岌可危的境地。


二、盛世气象下的唐代人物画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最具高度文明的大国。在绘画领域中, 更是创作繁荣,名家迭出。尤其以人物画最为兴盛,绘画宗旨在强调“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同时,也注意反映现实生活,故题材十分的广泛。

初唐人物画家中,以阎立本最负盛名。他继承了中原风格,善画人物肖像车马楼台。同时作为大臣,其创作必然要符合政治的需求。存世作品有真实记录了汉藏联姻事件的《步辇图》与描绘了46位性格迥异的帝王的《历代帝王图》。

《步辇图》

到了盛唐,人物名家有吴道子和张萱。吴道子善画宗教题材,元代汤后《画鉴》中评价:“早年行笔差细,中年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其所创宗教图像样式,被称之为“吴家样”,更被画史誉为“画圣”,可惜真迹不存,风格从传为吴道子所作《天王送子图》中可见一斑。

《天王送子图》

而张萱则是开创仕女画新风的大家。其笔下仕女体态丰腴,性情欢悦从容,线条劲健,色彩富丽,无不能反映盛唐审美风尚,代表作有《虢国夫人游春图》与《捣练图》。周昉则是由盛唐转入中唐的画家,亦善画仕女,早年学张萱,在作品《挥扇仕女图》与《簪花仕女图》中反映了盛唐时浓丽丰肥的贵族妇女,但比之张萱更注重描绘表面光鲜背后,妇女们心灵上的空虚与寂寞。除此之外,孙位的《高逸图》、陈闳的《八公图》也也别有风范。

《虢国夫人游春图》

唐代的人物画造型,男性多威严壮实,女性多丰腴典丽,反映出封建社会上升时期上层社会的典型特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果说唐代人物画是在求形似的基础上“以形写神”,那么五代两宋的人物画家则是更进一步的求“变”。


三、富丽精工的宋代人物画

在两宋统治时期,虽然北方民族侵扰中原,战争频繁;但社会经济繁荣,都市工商业大力发展,促进了宋代绘画的兴盛和发展。特别是社会阶级矛盾的复杂和激化,促进各种哲学流派的兴起和发展,佛教影响逐渐被理学的影响所替代,于是宋代绘画得以迅速转变和发展,并达到空前的成熟。

宋朝街景

北宋继承了五代西蜀和南唐的旧制度,刚成立之际便在宫廷中设立了“翰林书画院”,对宋代绘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培养和教育了大批的绘画人才,是中国历史上宫廷绘画最兴盛的时期。

宋代画院

因为山水与花鸟画的兴起和独立,和人物画形成了“平分秋色”的局面。翰林画院中的画家坚持“遵循传统,追求形似,恪守法格”的观念,走“谨小慎微”的院体写实风格;而文人士大夫则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主张“不求形似”。这两种观点明显都影响到了宋代人物画的发展,总之,两宋以来重彩人物画和水墨人物写意画技法开始并存发展。

宋代 京谨 青绿山水 绢本立轴

宋代深受文人画影响的人物画家就是李公麟。他在人物画表现形式和技法的发展上追求“文人画”的“天工与清 新”的意境和特色,以求在人物画中表现“文人画”的美学意趣。他的传世之作《五马图卷》以高度洗练的线条描绘了既真且美的人物和动物形象,达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而在《维摩居士像》一画中也可看出他精湛的人像画技巧。

《维摩居士像》

并且不同于唐代大量融合外族文化,宋代反而净化了外来的影响,本民族特色鲜明,譬如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到了北宋末年、南宋初,基于城市发展,富裕的市民阶级对绘画的需求日益增长,风俗画成为了主流。

《朝元仙仗图》

这也标志着我国封建时代在绘画所表现出的历史性的转折和进步。在过去的题材上占有绝对优势 的道释人物、宫廷贵族,让位于平民百姓。于是耕织、渔牧、村医、行旅、学童婴戏以及历史故事都成为常用的题材。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苏汉臣《货郎图》,刘松年《耕织图》等,都是这时期的优秀的风俗画作品,表现了田家耕织,市肆风俗等广泛的社会现实生活。

《清明上河图》

同时因为宋代一直受到北方民族的侵扰,人们强烈的爱国热情也表现在了画作之中,历史题材也大行其道,李唐的《采薇图》就是其中代表。

李唐《采薇图》


四、从焕烂求备到富丽精工

人物画作为文化生态的载体之一,自然记录着不同时期社会的变迁。在唐宋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物画也呈现出明显的变革。而变革的根源,则来自于当时政治体制、文化崇尚、乃至经济关系中。

在唐朝繁荣的外向经济交流之下,人物画设色华丽,装饰雅艳,题材聚焦在宗教、贵族仕女与人物肖像上;而宋代经济发达,市民阶级发展迅速,使得人物画题材多样,风俗画得到快速的发展。并且唐代人物有政教作用,表彰英雄贤臣,譬如《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而宋代军事疲软,历史英雄故事层出不穷。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

另外,唐代开放包容,好者汲之,受西方绘画影响,技法与设色上都有变化发展,最大的特点还是工笔重彩画;而宋代绘画载体从唐代的墙壁转变为卷轴画,崇尚道教“回归自然”,流行淡雅天真的设色风格,继而“白描”风格独立,文人画的兴起,都是这种宋代设色技法的衍生。

第三,在对“传神论”的运用上,唐宋也有不同。唐代人物画注重“以形写神”、“传神写照”;而随着人物画写真技法的逐步完善,宋代的写意画发展兴盛,它注重人物神情内在精神的表达,对于外在的形状,不主张画家去“写真”,而是配合人物精神来合理运用,恰到好处即可。《泼墨仙人图》、《李白行吟图》、《布袋和尚图》等就是典型代表。

梁楷《泼墨仙人图》


五、结语

不论唐宋,都是我国人物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们的人物画风格的异同也并非凭空出现,都是在总结前人绘画的基础上创新拓展而来。


从南朝谢赫提出“六法论”开始,唐代吴道子的线条便体现了“气韵生动”、“骨 法用笔”、“应物象形”的绘画要素,之后的张萱、周昉、李公麟也都是在此基础上丰富着线条的形态与效果。

张萱《捣练图》

可以说,唐代集合南北之常,西方绘画之特色,融汇贯通,好者摄之,创造了璀璨眩目的独特人物画风格;唐后期人物画的发展停滞,经过五代及宋前期的摸索和发展,宋代的人物画重新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风格,并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绘画题材、样式和技法。

只是到了元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政治、经济、文化趋于衰微。异族统治集团对文人知识分子十分轻视、刻薄,当时士大夫阶级的画家,遁迹山林,不问政治,即使少数为元朝官吏,也郁郁不得志。于是“疏于人事”逃避 现实,超然世外、寄兴遣情的画风骤起,更促进了“文人画”的大发展。

元代,钱选

而人物画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则大幅下滑。连唐宋时期的写实画风和技法,也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元画在离开宋画的坚实风格后,走向空灵。人物画最终迎来低谷,可以说这是民族绘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遗憾。


参考资料:

《唐宋时期社会风貌对人物画风格影响》

《论唐宋后人物画衰微的原因及启示》

宠物小猫咪作文

宠物貂视频